文人書法大家、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《國學智慧》、《禮樂文化與品位人生》、《道、禮與五經(jīng)》 提供專業(yè)企業(yè)內(nèi)訓,政府培訓。 13439064501 陳老師
  2019年10月04日       
推薦學習: 國學乃智慧源泉,一朝掬飲,終身受益。承載先賢之智,得大師親傳。歡迎走進“遍天下桃李萬人,當代國學之塾”《中國國學百家講堂與智慧傳承班》,校友報名學費優(yōu)惠26800元 人包含(參禪、問道、朝圣三次游學)中國國學百家講堂特惠報名中>>
——孔子智慧與國學的基本精神
張辛
引言
1、國學的定義和復興之必要
今天國學之所以有復興之勢,原因主要有二。一是內(nèi)因,即取決于國學的基本意義和價值:人學。二是外因,即當今人類社會出了狀況:物化。所謂物化,就是說人類日益朝兩方面轉化,一是器物化,一是動物化。所謂人學是與其他民族文化相對而言的,中國文化是人本文化,是“從人性關照出發(fā)而落實到人性關照的一種文化”。因此在當今人類出了狀況,當物質文明大發(fā)展付出了慘痛代價——人性的代價,道德的代價以及生態(tài)惡化的代價,人類社會發(fā)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時,世界上有識之士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這種文化。而在中國自五四運動以來,特別是解放以來,國學卻日益從國人的生活中走失,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,一種根本性缺憾。
2、由“德”、“賽”二先生談起
——五四以來引進德先生、賽先生,使中國發(fā)展了物質文明,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功德無量。但只有二先生是不夠的,是不能滿足中國社會發(fā)展需要的。黑格爾:“一個沒有形而上學的民族就好像是沒有祭壇的神廟。”沒有形而上學本體論,沒有“神”, 就沒有主心骨,就沒有精神支柱,就沒有發(fā)展綿延的動力,就必然失去民族和國家生存發(fā)展的根基和命脈,就只能是平庸的民族,就不可能真正強大。孔子:“君子不器。”一個有教養(yǎng),一個生命運行到一定階段的人,器一定不是第一位的,他不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工具,一個機器,而聽命于他人;不能滿足于具體現(xiàn)象、具體事實、具體事物;不能滿足于一專、一技、一能、一藝。沒有形而上的關照,沒有宗教情懷,沒有信仰,就不可能安頓身心,提升生命境界,走向高尚。
3、說“神”、“物”和“心”
——“神”是人類社會的起點。神是人類社會和動物界的最主要的區(qū)別;“神”幫助人類度過了其最愚昧、最危險、最無助,同時也是最漫長的歷史時期;“神”是人類此一時期,即人類渾沌時期及文明初期的主宰;軸心時期之后,人類終于長大了,人文覺醒了,人擁有了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,于是告別了神,實現(xiàn)了歷史的大跨越。但“神”仍然是人類社會所必不可少的一種超然的存在,是使人敬畏的存在,是一種監(jiān)督和制控的的力量。然而,對于人類而言,“神”畢竟是生命之外者,同時它只指向人的靈魂,故任何宗教都有其先天的局限性:出世。因此人類不能唯“神”。否則必然理性喪失,導致宗教迷狂,發(fā)生社會危機。果不其然,中世紀的黑暗終于降臨。
——“物”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;科學指向“物”,它可以使人生活得日益方便和舒適,人類離不開“物”,需要科學。于是中世紀大危機之后,人類自覺不自覺地進入神之后的第二個世界:“物”的世界。于是工業(yè)革命爆發(fā)了,科學發(fā)育了,物質文明大發(fā)展了。然而“物”同樣屬于人生命之外者,而且主要服務于人的身體。人對于“物”的需求畢竟是有限的。莊子:“鷦鷯棲林不過一枝,鼴鼠飲何不過滿腹。”故愛因斯坦說:“科學只能服務,不能領導”;因為“科學不能使人性得以完善”(康德語)。因此不能唯“物”。只重物理,忽略人道是危險的,同樣會導致社會危機。于是天人關系惡化了,人類的居住環(huán)境惡化了。于是人際關系惡化了,一戰(zhàn)、二戰(zhàn)爆發(fā)了。人類個體生命也日益受到嚴重的挑戰(zhàn),各種怪病接踵而來??傊祟愔?ldquo;物化”日以嚴重,科技和資本的發(fā)展日以超出人類及其社會組織駕馭能力之外,已幾近失控。于是國際有識和思想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國,投向中國文化,投向孔子;于是1988年1月28日,諾貝爾獎得主們達成巴黎共識:“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和發(fā)展,應到2530多年前汲取孔子智慧”。于是2009年10月28日美國43個眾議員向美國國會提交一個議案:紀念孔子誕辰2560年。
——所謂“孔子的智慧”就是,孔子揭示了人類屬于人類自己的世界“心”的世界。因為人不是神,不是物——既不是器物,也不是動物,所以人不能活在“神”世界,也不能活在“物”世界。人是人,“心”是人生命的主宰,所以人只能生活在人的世界,“心”的世界。人從“心”到“心”,才形成社會,“心”、“心”相連才構成人類大生命,才展開人類歷史;然而“心”不能獨立存在,必存在于身體(腔子)之內(nèi),而身體存活不能離開“物”;“心”需要安頓,精神要有依托,所以又離不開“神”。因此孔子所開辟的人類的應然世界、理想世界并不是唯心的世界,而是神、物、心三位一體,以心為主宰的世界。這就是孔子的智慧,國學的基本精神和普世價值,這就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重要貢獻。
、 道——內(nèi)在根據(jù):中國文化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內(nèi)在根據(jù)
 1、“道”的本義——“所行道也”;“道立斯行”;“道,行之而成”;“由是而之焉謂之道”;既為道,其必有五元素:主動者、起點、根據(jù)、途徑和歸宿。由此五元素,“道”的意義就一步一步充實,一步一步深刻,并一步步抽象和升華。
2、主動者——人。誰走的道就是誰的道,天所行即天道,地所行即地道,神所行即神道,鬼所行即鬼道,人所行即人道。中國文化所謂“道”即人道。這就是荀子所說:“道者,仁之隆也。非天之道,非地之道,人之所以道也”;由此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屬性和品格。
3、起點:由此一元素使道的意義大大擴充起來:起點即始、本、根、源、基礎、由來、往、古、傳統(tǒng)等,道即古來之道,是人文祖先最早率性而行并引領后代一步步走來之道。“彰往而察來”,“繼往開來”。沒有開始就沒有過程;沒有本就沒有末;沒有根就沒有梢;沒有源就沒有流;沒有基礎就沒有建筑;不知由來就無法決定去路;沒有往就沒有來;沒有古就沒有今;沒有傳統(tǒng)就沒有現(xiàn)代。因此道的意義大大重要起來。具有根本性的、基礎的、傳統(tǒng)的價值和意義。由此決定了中國文化的一大特征:重祖宗、重傳統(tǒng)。故孔子曰:“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”??鬃?ldquo;述而不作”,就旨在彰顯道、傳統(tǒng)的重要性。所謂“述”即述“道”。
4、根據(jù):天道。我們的人文祖先為什么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而沒走別的道,事實證明這絕對是一條好道,走了五千年而綿綿不斷。而其他文明之路或被其他文明取代,或不知去向。因此根據(jù)至關重要,是孔子所關注并最先發(fā)現(xiàn)的。孔子由已知推未知,由已知的周公一直推導到未知的五帝之堯??鬃诱J定堯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的人文祖先??鬃诱f:“堯,巍巍乎!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”,《中庸》說:“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”,《禮記》說“天之行廣而無私,其施厚而不德,其明久而不衰,故圣王法之”;莊子說:“道始乎情”。故道乃人文祖先基于情率天性而行之者。其情即對天地化育之由衷感恩之情。人道原于天道。那為何則天?因為天最大。宇宙間蕓蕓萬物,天最大。天大之表現(xiàn):博厚、高明、悠久。那天為何如此之大?孔子后學告訴我們:“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”,上天為什么大、實在(剛)、空虛(亨)呢?因為上天走了一條好道——中正之道。“建大中,以承天心”;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”,“大本者,天命之性,天下之理均由此出”;
5、“極高明而道中庸”。人文祖先所則天而來之道被孔子命名為“中庸之道”。 極者,則也。高明者,上天也。人文祖先則(效法)天而道之以中庸。“中庸之道是孔子的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應該好好研究它”(毛澤東語)。中庸之道乃人類社會當行、可行、必行之正道、大道、公道、常道。正因為我們中華民族走了這條中庸之道才長達五千年而綿綿不斷。而自五四以來,中庸卻被批的體無完膚,一直成為無能、保守的代名詞。實在是無知的孩子和所謂政治家所致。我們必須要正本清源,還其本來面目。
    ①中庸釋義,適中。也就是馮友蘭先生所解釋的“恰當?shù)臅r間;恰當?shù)牡匚?;恰當?shù)南薅?rdquo;。也就是適時、適地、適度??鬃拥闹腔劬褪橇η蟀盐者@個中??鬃诱f“有鄙夫問于我,有知乎?無知也!空空如也。我叩其兩端而竭矣”。在孔子那里“執(zhí)中”既是思維方式,更是行為方式。其普世價值正體現(xiàn)在這里。做事情之前先找到合適的所在,即先哲所謂“執(zhí)中”;做事情當中,力求把握合適,即先哲所謂“時中”;老子則主張“守中”;莊子主張“得中”。其實“”還有更深刻的意義。王夫之說:“盈天下只是個中,更無東南西北,盈目前只是個中,更無前后左右。”宇宙間大到天體小到病毒包括人在內(nèi)都是個中,都是一個合適,因此我們對待天地萬物只能親和,不能敵對,這就是中國人的根本的宇宙觀,由此決定了中國人的方法論:天人合一,物我合一,“大其心,與萬物同體”。對大自然,對萬物生靈交好、親和、做朋友,而不是征服、對立。
,以適中的方式做事,故有二義,一是用,二是常。按合適的方式做事,則必有合適的結果,先哲表述為:常。常即常規(guī)、常態(tài)、常行,即平常、日常、經(jīng)常、正常,于是自然是不可更改,不可變動者。故程子曰,不偏之謂中,不易之謂庸。所謂常主要有二:天常、倫常。
    ②中庸兩大標本或典范:上天和祖先
    ③中庸的基本內(nèi)涵和具體表現(xiàn)形態(tài):序與和。二程:“禮只是一個序,樂只是一個和,只此兩字,含蓄多少義理”。序即禮的基本精神,和即樂的基本精神。秩序與和諧是天體宇宙運行的大準則。泰戈爾稱之為“事物旋律的秘密”。我們祖先把這個大準則用以規(guī)劃、安排中國社會,塑造中國文化。于是中國文化就成為世界上獨具特色的禮樂文化。
7 “大道泛兮,以其終不自以為大,故能成其大”。“經(jīng)綸天下之大經(jīng),立天下之大本”,此《中庸》所謂大經(jīng)即大道,即取法天地之道,即大中之道。中華民族文化即以此為根本生存法則,以此為形而上的本體論。取法大,故能成其大,“執(zhí)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”,故中華民族乃成為一個與天地同體并生,與萬物為一,與大化并行的民族,于是中國文化就成為高明、博厚和悠久的文化,大智而大年的文化,五千年中華文明綿綿而不斷。因此中庸之道具有普世價值和永恒意義。山有山路,水有水路,中國由中國之路,西方有西方之路。孔子不會告訴你具體走什么路,只是告訴你要走一條合適的路。因此孔子具備了跨時空、超國界的意義,孔子屬于全人類。
三、禮——外在準則:中國文化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外在準則
1、“禮”的本義——“禮,履也,所以事神致福也”。“禮”字本身即包涵“禮”和“樂”兩層含義。
2、“禮”之源
A、“禮,報本反始也”;禮尚往來;
B、“禮生于情”;“先王承天之道,以理人之情”; C、由“物”而“則”;由“巫”而“史”而儒;禮是“絕地天通”的重大成果,禮是中國文明誕生的標志。
3、“禮”之用
A、“禮者,人道之極也”,“昭明物則,禮也”。禮乃得道、入道、行道的基本保障,是行為準則和道德規(guī)范。“明乎郊社之禮,褅嘗之義,治國其如示諸掌乎”(孔子)于是禮“始于天而成于人”(王安石)。
B、“禮別異”。禮的基點或基礎價值是分。人類社會的開化和發(fā)展必然經(jīng)過三大分理工程:天人;人人;身心。由此決定了人類的三大行為及由之而生的三大文化:物質文化、社會文化、精神文化。只有分別開來或分理清楚才能形成秩序,即天人相分,宇宙秩序才得以建立;人人相分,五倫定位,社會秩序才得以建立;肉體和心靈相分,個體生命秩序才得以建立。分的目的即明分、得位、知宜。于是有了“禮”的基本要求:各守其分,各安其位,各行其宜。
C、“禮本于仁”。“仁者,人也”,“仁,相偶也”,仁是使人人(社會)乃至天人、身心之間達到理想狀態(tài)即和諧的大準則,大手段,是“人之為人的最高標準”。于是成為孔子的核心思想,成為國學的核心理念。“仁者愛人”,但愛并非仁的主要內(nèi)涵:愛屬自然,是本能,與動物同然,是感性的,有等差,有時限,講占有,可拒絕,故愛只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感。用愛是不可能處理好天人、人人、身心三大關系的。故不能構成“仁”的主要內(nèi)涵。何謂“仁”,其主要內(nèi)涵是什么?子曰“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”。“仁”的主要內(nèi)涵是敬。敬則屬社會,是人倫的,是理性的,平等的、無時限,重分享,是互相的,并不可拒絕。故子曰:“無敬何以別(犬馬)乎?”。敬是處理人人、天人及身心關系的要津。“禮主敬”(《禮記》);《左傳》:“敬,德之聚也”,“敬,禮之輿也”; 二程:“人道以敬為本”;朱子:“敬字工夫,乃圣門第一義”。敬有二義:一是忠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”;二是?。?ldquo;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”,人際貴在心靈相通。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
D、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。“先王之制禮樂也……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”,禮的目的即和諧,禮乃實現(xiàn)天人和諧、社會和諧、身心和諧的前提和條件。
4、禮樂乃人生大藝術
A、禮樂是中國古典社會兩大支柱,不可偏廢,“樂勝則流,禮勝則離。”禮樂的功能與宗教的功能相類:一是涵養(yǎng)理性,安頓人生;二是以人倫組織社會,維持社會秩序。
B、禮樂生活即心的生活,乃“以天賦本能的和諧為基礎的生活”,即“順著自然而生活”,有序的生活,即樂天知命的藝術生活:既不聽命于神,也不受制于物,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,以自己的心主宰自己:不是到彼岸世界尋找解脫,而是在此岸世界學做圣賢;不是一味追求物質的最大滿足,而是盡可能尋求心靈的愉悅,或曰不是因有所得而滿足,而是即使無所得亦愉悅。使人超然物我而安和自得,而不是分別物我而唯物是取,唯利是從。
、和——理想狀態(tài):上天運行的正常形態(tài),人類社會運行的正常狀態(tài),人的個體生命運行的理想狀態(tài)。
1、“和”的本義
A、“和,調(diào)也”;“聲音相保曰和”;“以他平他謂之和”
B、“陰陽得適謂之和”;“萬物各得其所,便是和”;“萬物負陰而報陽,中氣以為和(老子甲本)
2、“和”的基本精神和意義
A、“天地之氣,莫大于和”;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,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“;“喜怒哀樂所未發(fā)謂之中,發(fā)而皆中節(jié)謂之和”;
B、“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”,“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”;所謂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,其“一”即混沌、宇宙,“二”即陰陽或天地,“三”即陰陽之間加和(太極)。陰陽分立,純陰純陽沒有意義。天地不和無以化育萬物,男女不和無以生育后代。“萬物各得其和以生”;“肅肅出乎天,赫赫發(fā)乎地,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”; 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”;“和,故萬物皆化”;
C、“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貞”;和乃各個體間保持自質之和。“物一無文,聲一無聽,味一無果”。 
D、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”;“中正然后和調(diào),和調(diào)乃能處安”;“和心則行適”;誠于內(nèi)而和于外
3、“和”的前提和依據(jù)
A、由禮而樂,由秩序而和諧
B、“以義分則和,和則一”;“仁者,天下之正理。失正理,則無序而不和”
五、結語
——中國文化之要義或曰國學的基本精神只是“道”、“禮”、“和”三字。遵循天性而行為即為道,各行其道即為禮,各得其所即為和;而最終可以歸之為一個字:“中”。中華文明之所以綿綿五千年就在于“道”。
——中國文化是以中庸精神為核心的禮樂文化。中庸觀念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偉大貢獻。當今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主要就是弘揚中庸精神。
——所謂“國學”的核心構成即五經(jīng)。五經(jīng)即中國文化之道、之根基所在,中國文化的所有產(chǎn)品無不是由此而生。
——對于我國而言,二十世紀是救國的世紀,二十一世紀才是強國的世紀。“和而不流,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”! 只有物質文明的發(fā)達不是真正的強,只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發(fā)達才稱得上強。
注:本站文章轉載自網(wǎng)絡,用于交流學習,如有侵權,請告知,我們將立刻刪除。Email:271916126@qq.com
隨機讀管理故事:《分工》
 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后,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:在操練中,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,紋絲不動。經(jīng)過詢問,得到的答案是: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(guī)定的。原來,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(guī)則,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,防止大炮發(fā)射后因后座力產(chǎn)生的距離偏差,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。現(xiàn)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。但條例沒有及時調(diào)整,出現(xiàn)了不拉馬的士兵。這位軍官的發(fā)現(xiàn)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。
  [分析]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。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,才不會產(chǎn)生推委、扯皮等不良現(xiàn)象。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,那么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,只有他們愛崗敬業(yè),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。公司是發(fā)展的,管理者應當根據(jù)實際動態(tài)情況對人員數(shù)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(diào)整。否則,隊伍中就會出現(xiàn)“不拉馬的士兵”。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(shù),給企業(yè)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,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,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。
閱讀更多管理故事>>>
張辛課程
張辛觀點
相關老師
熱門閱讀
企業(yè)觀察
推薦課程
課堂圖片
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