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02日    《創(chuàng)業(yè)邦》雜志 作者:杜大能耐     
推薦學習: 千秋邈矣獨留我,百戰(zhàn)歸來再讀書!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秀云教授任首席導師。韓教授在宏觀經濟分析、西方經濟學、金融以及產業(yè)經濟趨勢研究等方面建樹頗豐,今天將帶領同學們領會經濟發(fā)展趨勢,分析產業(yè)的變革方 清大EMBA總裁實戰(zhàn)課程,歡迎聆聽>>
“互聯(lián)網賣菜”沒那么簡單 創(chuàng)業(yè)者不要盲目跟風

如火如荼的O2O浪潮把上門捧紅了,雖然美容、洗車被炒得最兇,但無疑市場的大頭還是在本地生活領域,包括外賣乃至生鮮。尤其以生鮮最具代表性,水果上門,蔬菜上門……高頻次,剛需求的“賣菜”吸引了一波創(chuàng)業(yè)者,但真正要用互聯(lián)網去賣菜的時候,絕不僅僅是喊口號那么簡單,還需要知道這些:

千萬別拼低價 你干不過賣菜的大叔大媽的

首先要明確一點,用互聯(lián)網去賣菜不好做,死了很大一批,無論是走上門自提的鮮果說,還是送菜上門的七天買菜網,都因為價格問題導致的盈利困境而歇業(yè),價格是上門送菜的最大障礙,要么狂砸補貼,要么把量做大,維持開支,沒有別的路。筆者接觸過一些做上門送菜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,往往會問第一個問題,你的出發(fā)點是什么?便宜,吃的放心是最多的答案,但問及如何去做,多數(shù)人還是茫然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,每次去超市菜場總會暗罵商販們把菜價喊得這么高,而且全部商販統(tǒng)一口徑不降價,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人工成本高,早出晚歸辛苦,種菜不容易,但直到有一天去朱雀路批發(fā)市場,發(fā)現(xiàn)在商販那里兩塊五一斤的小青菜批發(fā)價才三毛,就算是批發(fā),這差的也太多,八倍的溢價不正常。這也側面說明把賣菜搬上互聯(lián)網是有利可圖的。通常有了這個出發(fā)點,準備在網上賣菜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通常會分成三撥人,進行差異化區(qū)分。

一斤青菜可以賣十五塊 但賣的不是菜是文化

第一種,主打低價,也可以理解為菜販的互聯(lián)網從業(yè)者,和菜販是同樣的模式,從菜農手里拿菜,通過微商平臺等進行銷售,比如青菜批發(fā)價是三毛,菜販賣兩塊五,中間兩塊三的利潤,走這種模式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就是讓出這兩塊三的利潤,賺取一部分來分攤店面的費用,從而完成所謂互聯(lián)網+賣菜的初衷。

這種模式有兩類從業(yè)者,小團隊和菜農本身,通過在小區(qū)密集地段設簡單門面,讓用戶通過上班在網上下單,下班后在小區(qū)拿菜,可以說只是對O2O很淺層面的理解,死掉了很大一批,婆婆媽媽生活網,賣菜郎走的是這種模式。但這種模式有一個直接問題,就是和菜販的競爭,最多的就是簡單粗暴的價格戰(zhàn),而在價格戰(zhàn)中,互聯(lián)網平臺往往是輸?shù)囊凰?,菜販可以無限壓低價格并且搞同行聯(lián)盟,無論是價格還是菜的種類都是要遠超互聯(lián)網低價平臺的,所以這種模式不可取,雖然操作起來是最快上線,最簡單粗暴的,但死掉的也是最多的。

還有一種是菜農自身去做的互聯(lián)網賣菜平臺,通常更多的是土特產或可長期保存的蔬菜,包括天貓,拼好貨等平臺,并且人數(shù)居多,這類雖然也算互聯(lián)網+賣菜,但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內,這里的賣菜指得是日常居民每天必須的常用菜品。

第二種,上門自提。很多做生鮮上門的平臺都是這樣,第一天用戶在微店,App上下單,截至當天六點后,平臺統(tǒng)計訂單量,種類,連夜購買,第二天用戶來上門自提。對于平臺而言,走自提模式的優(yōu)勢是巨大的。蔬菜屬于易耗品,賣不出去的損耗是非常大的,通常只能倒掉。自提模式通過當天下單,確定需求量后統(tǒng)一采購,精準銷售,不會造成浪費,并且由于是預付款的模式,即使用戶第二天不來取貨,企業(yè)也不會吃虧。此外,這樣的模式還免去了倉儲物流問題,無需支付送菜上門的巨大物流人工成本,還免去了菜品積壓的損耗。通過利用上述優(yōu)勢的盈利,去騰出更多資金擴展自提服務點,然后形成一定市場規(guī)模,覆蓋片區(qū)內的小區(qū)。發(fā)展到后期,平臺需要做的就只是把控采購質量,不斷擴張自提點,剩下的物流成本其實是用戶自己買單的。鮮果說,侯柒柒等生鮮平臺走的就是這種模式。

現(xiàn)象說完了,再說問題。蔬菜自提雖然從平臺角度看好處多多,但對于消費者服務體驗卻是跟不上的。首先回家做飯就是當天的行為,如果為了幾樣菜而要等待第二天,并且是進店自提,毫無方便性、時效性可言。而原本中意的方便快捷的印象會因為操作過程的繁瑣全無,多數(shù)人的選擇還是會進菜市場,賣菜是一個即刻發(fā)生的行為,你能想象今晚要吃豬肉餃子,結果豬還在超市的邏輯嗎?

第三種,主打服務。這里的服務可以拆分為兩個緯度,即菜品本身的服務與上門送菜服務。這里走的就是純粹的高價蔬菜銷售。走高價很多網站很早就在玩,麥家生活館把有機小青菜賣到十五塊一斤,有機不行,還有進口蔬菜等上架,噱頭是不缺乏的。而所謂的有機無污染也是噱頭大于實際,難不成不在你平臺買的菜都是噴農藥,污染物超標的?如果不是,那憑什么小青菜一斤可以賣到十五塊呢?高價市場能做嗎,答案是肯定的,要看你怎么做。

一斤小青菜售價翻倍,畢竟有高端市場在那擺著,但必須告訴用戶憑什么你的青菜可以賣的貴,是搭上文化的班車,還是包裝,種植做到了極致,或者是上門送菜服務無懈可擊,這部分用戶買的就不僅僅是菜,而是附加的服務本身,最早的蔬菜按斤賣,后來的按盒賣,背后的邏輯就是提升蔬菜背后的包裝價值,可能平時吃飯不會用,但菜也是可以當禮品送的。再舉個例子,同樣一截蓮藕,菜市場賣三塊一斤。而紅白喜事需要的完整大支的蓮藕就可以賣到150一根,這就是提升蔬菜本身的附加值,當然給蔬菜放音樂,澆牛奶的行為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,那是傻缺行為。

再一個就是在玩法上下功夫,這也是目前做高價菜平臺的通行慣例。就是賣凈菜,可以理解為賣菜品,比如魚香肉絲是由萵筍與豬肉組成的,凈菜賣的就是切好,搭配好的蔬菜組合,回到家可以直接下鍋成品的。可謂是從菜地到飯桌,通過自建生鮮基地去監(jiān)控產品,監(jiān)測農藥殘留。同時根據(jù)具體的菜系,杭幫菜,川菜,粵菜等推出別具特色的菜品,將菜、食材賦予了文化內涵,原產地直供的模式也可以保證菜品的原汁原味,玩到這個階段,賣的就不是菜本身,而是將菜系,文化、綠色、生態(tài)等多重理念雜糅,將賣菜上升為一種文化,由于有了上述的包裝,高價菜也算賣的有理有據(jù),消費者會買貴的,但一定要明確告訴他們你為什么賣這么貴,他們擔心的不是價格,而是背后知情權的缺失。

以上三種模式基本覆蓋了目前互聯(lián)網賣菜的平臺及個人,出發(fā)點不同自然在之后的操作上不同,我們就先談宣傳渠道與人群定位。

鼓吹新鮮快捷之前 請先堅持七點前送菜上門

低價這樣做上門……低價這樣做上門……低價這樣做上門…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。讓中國人吃上好菜的情懷請停留在宣傳層面,等真正操作起來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 能做到價格便宜和吃的放心已經是很牛叉的,上門送菜的時間會耗死你的,想象一下用戶需要買菜的場景,早上7點前和下午5點后(中午飯上班族都是在外面解決的),那么商販是什么時候拿菜的,答案是凌晨,沒辦法這也是蔬菜流通的時間限制,菜販們通常也是前一天白天采摘,天黑裝箱,晚上乃至通宵銷售,像一些飯店食堂采購的時間也是半夜到早上七點之前,而早上七點后等普通消費者能買到的菜一般都是剩下的,主要面對周邊居民零售,這也就是每天上班為什么會碰到大爺大媽排隊買菜的原因。所以如果主打上門、新鮮的口號,就意味著你需要每天凌晨去采購,同時在早上七點前完成配送,趕上用戶吃早飯的時間點,想想大冬天,這對運營人員的考驗是巨大的。

但七點送菜帶來的優(yōu)勢也很大,首先實現(xiàn)了蔬菜從采摘到用戶手里的最短時間,同時由于是半夜采購,溫度較低,也利于蔬菜的保存,這就把冷鏈物流的環(huán)節(jié)省去了,仔細觀察,無論是小菜販還是大平臺,有誰是把菜從冰箱里取出來的,物流成本省了,用戶的滿意度也提高了,早飯前收到蔬菜的愉悅感是無可比擬的,從配送上也只需要送早上這一次,用戶拿到后自行在家保存。還有就是人力成本,無論哪個行業(yè)上門送貨,兼職是主力。早上七點送菜,兼職人員送完后還能從事自己的工作,人員費用也低,據(jù)筆者了解,包括京東到家,百度上門等大平臺目前還沒有做到七點前送菜,這也是一個機遇。并且從趨勢上看,上門送菜這部分市場也將很快被BAT的大平臺所壟斷,利用時間優(yōu)勢,打時間差,容易在大平臺各種補貼搶用戶的時候,憑借這最快最新鮮取得競爭的一定優(yōu)勢,但確實不能保證京東到家也喪心病狂開始半夜送菜,有錢任性,什么事都干的出來的。

高中低渠道各不同 賣菜推廣要有針對性策略

再說宣傳渠道,高中低面向的消費群體不同,營銷渠道也不同,走低價的肯定是小區(qū)門口的大字報、小廣告,以及200份青菜免費送的模式更吸引大媽大爺群體,簡單粗暴是主要的,什么滿20減5塊,掃碼送的玩法通通行不通,最近瓜子二手車的魔性廣告讓人煩的記住了,對于大媽大爺群體,筆者覺得最好的口號就是重復、低價、再重復。再看主流消費,即走門店自提模式的賣菜平臺,由于針對人群就是中等消費能力的白領上班族,講究玩法越新越好,掃碼轉發(fā)送優(yōu)惠,寫評測上頭條,首單一元免費體驗等各家O2O平臺常規(guī)玩法都可以套用。這個在筆者《我家樓下的O2O混戰(zhàn)實錄——創(chuàng)業(yè)不易,地推更難,走點心》中有詳細的介紹,看官移步。再就是所謂高價的蔬菜平臺,客戶是高端群體、精英用戶,低價,掃碼等活動只會降低品牌身價,而靠創(chuàng)意營銷的手段去吸引眼球也是然并卵。這類人群要的是儀式感、尊貴感,新產品(蔬菜)田園采風會,廚藝交流沙龍……這種形式才配得上你一斤青菜賣十五塊的勇氣,這里筆者只是舉例,關于生鮮平臺的用戶推廣,之后會單獨來講。

互聯(lián)網+賣菜,遠遠不是兩塊九最后一捆賠錢甩賣的吆喝,也不是把賣菜放到網上,簡單的模式復制,背后需要對用戶群體、運營策略,以及包括七點前送菜等這種一線實況進行洞悉后,再進行運營。盲目的跟風,只會死的!

注: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,用于交流學習,如有侵權,請告知,我們將立刻刪除。Email:271916126@qq.com
隨機讀管理故事:《生意》
一個小鎮(zhèn)中,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,生意特別好,第二個來了,開了一個餐廳,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,這片很快就繁華了。另一個小鎮(zhèn),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,第二個來了,開了第二個加油站,第三個、第四個惡性競爭大家都沒得玩。

境界思維:一味走別人的路。必將堵死自己的路。

閱讀更多管理故事>>>
相關老師
熱門閱讀
企業(yè)觀察
推薦課程
課堂圖片
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