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03日    徐曉 全生 全球品牌網(wǎng)      
推薦學習: 百戰(zhàn)歸來,再看房地產(chǎn) ;世界頂尖名校紐約大學地產(chǎn)學院、風馬牛地產(chǎn)學院重磅推出。 項目專注于中國地產(chǎn)全產(chǎn)業(yè)鏈模式創(chuàng)新和細分領(lǐng)域前沿實戰(zhàn),匯聚中美兩國最強師資,融入中國地產(chǎn)頂級圈層。 馮侖先生擔任班級導師,王石、潘石屹、Sam Chandan等超過30位中美兩國最具代表性的地產(chǎn)經(jīng)營者、踐行者和經(jīng)濟學者聯(lián)袂授課。《未來之路——中國地產(chǎn)經(jīng)營者國際課程》>>
    
    Nike說Just do it。
 
    阿迪達斯說 Impossible is nothing.
 
    Apple說 Think different.
 
    這些品牌似乎在嘗試改變?nèi)藗兊乃枷?,教導別人怎樣生活。它們瘋了嗎?人內(nèi)心價值觀的那部分領(lǐng)域究竟是品牌營銷的禁土,還是樂土呢?
 
    當有人們問起無印良品的藝術(shù)總監(jiān)原研哉:無印良品的哲學是什么?他說:我覺得應(yīng)該是順應(yīng)今后的世界,提供必要而合適的價值觀的產(chǎn)品。
 
上海臨格在鉆研心靈營銷的過程中,觀察到:在許多國際品牌看來,價值觀是品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Just do it。不僅是Nike自己信奉的理念,也是Nike要吸引,鼓勵人們一同實施的一種生活方式。上海臨格認為:價值觀的訴求是品牌,特別是大品牌的必行之道。當一個品牌擴張它的境界,登陸不同領(lǐng)域的時候,很難有一個具象的定位可以整合它的品牌印象brand image,唯在更高的精神層面去尋找這個定位。這時候,只有品牌本身的理想或價值觀可以囊括他的形象。
 
    去年,飛利浦剛剛經(jīng)歷了品牌理念的提升。從“讓我們做得更好”到“sense and simplicity” 飛利浦將它的哲學,從行為準則上升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終極理想。如果說“讓我們做得更好”是飛利浦自己努力的目標和鼓勵別人的口號。那么“sense and simplicity”描述的則是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(tài)。sense代表更有意義,simplicity更簡單,那是飛利浦應(yīng)允要帶消費者去的一個仙境。
 
    上海臨格獨有的心靈營銷理論認為:要找到有效的切入口,撬動消費,必須研究消費者的心靈運作的方式。心靈營銷的最高層面是Adoration(崇拜、愛慕),我們首先得明白人們Adore(崇拜)的是什么?
 
    為什么LV,Dior等奢侈品牌的消費者開始呈現(xiàn)低齡化趨勢呢?并非因為年輕人已經(jīng)個個富得流油,打動他們的也不完全是產(chǎn)品本身。真正吸引年輕人的是這些品牌所標榜的成功與富有的生活狀態(tài)。他們想要的不只是“一個”上萬的包包,而是被名牌服飾,跑車,金表,豪宅環(huán)繞的珠光寶器的生活。這才是他們崇拜的對象,甘愿為之奮斗終身的目標。
 
    為什么有許多中國人喜歡逛宜家呢?宜家很聰明地將家具布置成實景,不厭其煩地設(shè)計燈光效果,精心搭建各種布景,讓它們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個家的樣式。當人們漫步其中,他們滿腦子都是關(guān)乎自己“家”未來樣式的甜蜜聯(lián)想。事實上宜家成功締造了一場讓人流連忘返的精神夢游。
 
    一個成功的革命家,最懂得怎樣為他的黨徒描述美麗輝煌的生活遠景。營銷當然也需要這種煽動。
 
 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想,每個人又都在不斷地通過學習,充實或調(diào)整他的生活理想。事實上,人所有關(guān)于理想生活的遠景描繪,完全都是這個世界灌輸?shù)慕Y(jié)果。這才使品牌在這個層面的介入成為了一種可能。
 
    上海臨格認為,心靈營銷的在價值觀層面的操作原則是:我們并不期望改變?nèi)藗兊膬r值觀(品牌無力也無需改變消費者已經(jīng)認可的東西),但我們可以嘗試用更美好的質(zhì)料充實那些靈魂。從而引起內(nèi)心的共鳴與追隨。
 
    無印良品,不只簡約那么簡單
 
    無印良品在全球擁有250家分店,5000個品項的產(chǎn)品。涉及家具,家居用品,文具,服裝,個人護理用品,箱包,飲料,食品……等 。
 
   提到無印良品,人們首先想到“簡約的設(shè)計風格”,其實無印良品不僅是“簡約”那么簡單。與飛利浦一樣,無印良品企圖通過設(shè)計的力量,用簡約風格的產(chǎn)品,將人們帶入一種精制,樸華,釋然的生活意境。
 
無印良品的設(shè)計信念是:如果你減少浪費,反而會使商品具有高度的美感,變得更簡單并且便宜。例如紙張省略去漂白的過程,不僅能產(chǎn)生自然樸拙的駝色系,價格便宜之外更展現(xiàn)與眾不同風情的產(chǎn)品。無印良品標榜的是“無設(shè)計”的概念,然而誰都知道真正了不起的簡單,如果沒有非常優(yōu)秀的設(shè)計家是沒有辦法完成的。
 
    在構(gòu)思廣告宣傳手法時,無印良品沒有使用“節(jié)省資源”、“簡單”、“洗練”等等言語的贅述,而是將它們完全包含在了以“地平線”為主角的整個形象視覺中。空是地平線系列的想要極力突顯的品牌概念,但無印良品決不空在意境上上。在地平線那邊,什么都沒有,又什么都有。它閉口不言,把更多的空間留給觀眾。
 
 

 
    無論是產(chǎn)品還是廣告,在無印良品的簡約生活中,流露的是一種簡單,寧靜,悠緩的姿態(tài)。這正是大都市缺席的生活狀態(tài),大都市的生活過分擁擠!嘈雜!倉促!在無印良品的地平線面前,你會禁不住深呼吸。
 
    Orange-快樂是這樣的
 
    Orange是一家年輕的移動通訊品牌,他充滿朝氣,樂觀,積極。1994年4月進入英國市場,是英國現(xiàn)有的移動通訊服務(wù)商中最年輕的一個。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,Orange在全球16個國家擁有五千六百一十余萬移動用戶,逐年增長率為12.5%。
 
    如果說無印良品通過物料的設(shè)計把簡約的生活帶給人們, Orange則更多地依靠傳播的力量塑造名牌的理想空間。這個理想不是人與物質(zhì)世界的關(guān)系,Orange訴說的是人與人,人與自己的伊甸園。Orange的廣告談得最多的是“快樂時刻”。自得其樂,與別人一起分享樂趣……看完Orange廣告,有人說:“恩,生活該是這樣的”
 
自得其樂
 
    廣告一
 
    這個廣告是Orange進駐法國市場所投放的第一個廣告,其創(chuàng)意非常簡單:不同的小孩在很新鮮地玩一個橙色的方塊。(Orange的logo是一個橙色的方塊)整個廣告很溫暖,平易近人。
 
    Orange說:還記得這種簡單的快樂么?
 
    廣告二
 
    Orange建議你重新去看,去聽,去感覺這個世界,你會再一次經(jīng)歷它的美好。比如,當一片云遮住陽光的前后,注意影子的變化 。光著腳踏在草地上。伸出手去感覺雨水……
 
分享的快樂
 
    廣告三
 
    廣告抓住了一個老朋友,家人都聚在一起的場景以及當時人們的感覺和他們的之間的感情——一個婚禮。人們在婚禮上又唱又跳,感覺十分溫馨且快樂。
 
    Orange說:看啊,團聚的時刻如此美好。
 
    廣告四 share
 
    有兩家鄰居,他們的院子隔著一道墻。墻很矮,但他們彼此間沒有來往,也從來不說話。這家的孩子把羽毛球打到對家的院子去了,并不要回來。對方蹲在地上剪草的時候看見滿地的球,并不還回去,只是往身后一扔,隔著一面墻,一臺割草機正閑置著。有一天,其中一家的爸爸正在為墻邊的灌木澆水,低頭撿東西的時候水管一斜,水正好落到對院的一株奄奄一息的芒果樹上。把對家正蹲在地上剪草的鄰居嚇了一跳。后來芒果樹活了,鄰居送來了芒果,這下?lián)Q這家吃驚了。隨后他們的關(guān)系突然變得融洽了,媽媽做了餅干會送給對方,他們共享一個割草機,最后一個鏡頭是他們隔著這面墻打羽毛球。出現(xiàn)廣告語:Share
 
    (當年上海廣告饕餮之夜,這個廣告放完的時候,全場頓時掌聲四起。)
 
    Orange知道人內(nèi)心的需要,我們的快樂很多時候不是從物質(zhì)或成就來的。它就像一個溫柔的安慰者,傳遞企及快樂理想的方式。當我們有些疲倦的時候,他靠近說“來吧,一起去尋找快樂。”
 
    作為一個品牌,當你讓消費者對你所給出的“理想生活”產(chǎn)生憧憬,這意味著他們對你產(chǎn)生憧憬。因為你就是個“理想”的一部分。LV是奢華生活的一部分,無印良品是簡約生活的一部分,Orange是快樂時刻的一部分。當人們向“理想”奔跑時,他們會記得你,把你的名字列入計劃書!
注:本站文章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用于交流學習,如有侵權(quán),請告知,我們將立刻刪除。Email:271916126@qq.com
隨機讀管理故事:《阿氏實驗》
半個世紀以前,心理學家所羅門·阿氏有過一個著名的實驗,并且從此后不斷被人們效仿。

這個實驗由8個人來共同完成。實驗者請這8個隨意選擇的實驗對象,集中在同一個房間里,然后向他們展示一張劃有四條垂直線段的卡片,并要求每個實驗對象依次分辨出,右邊的三根線段中,哪一根線段與第一根線段長度相同。

其實,在8個測試對象中有7名在實驗之前已經(jīng)被安排串通好,他們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右邊那根線段與第一根等長。但實際上,他們的選擇是錯誤的。而最后一名實驗對象就要面臨這樣的抉擇;是茍同于其他7個人的選擇,宣布他明知是錯誤的結(jié)果,還是提出與眾人不同的答案。

通過這樣的幾組試驗,有3∕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棄了正確的答案去選擇了大多數(shù)人選擇的錯誤結(jié)論。

管理故事哲理

德國哲學家弗蘭德里克·尼采發(fā)現(xiàn):人們更愿意相信被別人認定的事物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從眾心理。人們在對一件事物做判斷時,往往會受外界的影響。而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領(lǐng)導者,應(yīng)該具備抵御這種隨他性的能力,從而進行獨立思考。

閱讀更多管理故事>>>
相關(guān)老師
熱門閱讀
企業(yè)觀察
推薦課程
課堂圖片
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