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08月08日    中國經營報     
推薦學習: 投資是認知變現(xiàn),提高認知能力就是財富增長的關鍵點。熊曉鴿、徐小平、李開復、朱嘯虎、閻焱、劉晝、鄧鋒、陳瑋等數(shù)十位國內最知名投資大咖親自授課,九大模塊,課時一年半,只限60人!沙丘投研院股權投資黃埔12期>>
營銷要走出“精準”的誤區(qū)

廣告圈里一直流行著這樣一句話: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被浪費了,但不知道是哪一半。我一直覺得,這句話看似是廣告人的自嘲,其實就是“托兒”,被很多負責廣告投放或者媒體的銷售人員,用來為某些所謂“精準”媒介找理由吶。

正是因為這句耳熟能詳?shù)脑?,使得媒介人員在投放廣告時,有了很大的投放裁量權:選擇某類或者某家媒體投放,不只是流量、閱讀量的標準,更重要的是“精準”、“專業(yè)”,最終就是選哪類媒體投放就都有理由和邏輯了。而對一些差不多無人問津、又愛裝逼擺譜的媒體來說,當然也有了能活得下去的理由。

結合我的經驗和體會,我認為企業(yè)在做市場投放時,應該走出“精準”的誤區(qū)。傳媒報紙時代,“精準”還可理解,畢竟某個行業(yè)、專業(yè)的平面媒體,還都有些行業(yè)的訂戶和讀者,廣告不至于打水漂;但互聯(lián)網尤其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了,用戶的注意力,差不多被搜索引擎、微博、微信以及一些軟件給壟斷了,還有哪家媒體,能保證自己的用戶一定是“專業(yè)”、“精準”的?所謂的專業(yè)的用戶,換個媒體渠道獲得信息,差不多也就是動下手指頭的事兒了。再說了,即便是再“精準”的用戶,你能確定他們只通過某一種渠道獲得他們的“精準”的信息?

實際上,沒有做過媒體或者網站的人,對媒體的閱讀量和用戶,常常會有個認識的誤區(qū)。他們往往會在意一個網站的訪問量,而且經常會把一個網站的訪問量,視同一篇文章、一個廣告的訪問量。在看不到后臺數(shù)據的情況下(傳統(tǒng)媒體的發(fā)行量其實我們也很難獲得真實數(shù)據),往往會根據“印象”選擇一些發(fā)布渠道,而真實的傳播效果,卻只有靠意淫式的猜測了。

前一段時間,微信公開了公共帳號的閱讀量,一時間讓不少媒體帳號和自媒體人頓時“裸泳”:原來,不少看似高大上、很能裝逼的公共帳號,原來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只有幾個、幾十個閱讀量啊;而有些業(yè)內人士看不上、甚至逼格很低的公共帳號,原來卻能有動輒幾千、幾萬的人閱讀啊。微信只所以敢于公開公共帳號的閱讀量,說明了微信平臺自己的底氣,我相信,從閱讀總量上來說,微信公共平臺確實已經遙遙領先,而且,微信顯示的閱讀量,可信度還是很高的,這真的應該可以成為公關人選擇投放的一個指揮棒。

對市場人來說,微信公開公共帳號閱讀量,我認為是一個福音,這至少可以讓那些越來越多的宣傳投放,能根據傳播的效果去做真實的評估和定價,把更多的預算,去投放到那些真正有更多人、更多真實閱讀量的帳號上去,而不是被所謂的專業(yè)人士給忽悠了。當然,如果你是只想讓自己的老板看到“業(yè)績”,找機會看看自己的老板多關注了哪些微信號就行了,這個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。

范氏途說亂曰:“精準”、“專業(yè)”不是沒有價值,但沒有數(shù)量就沒有質量。一場有效果的營銷戰(zhàn)役,不應只是做給幾個人看,從這一點上來說,投放應該走出“精準”的誤區(qū),在社會化媒體時代,沒有更多的人主動分享,沒有一定量閱讀保證的網絡媒體或者“自媒體”帳號,應該從你的媒介列表里剔除掉。

注: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,用于交流學習,如有侵權,請告知,我們將立刻刪除。Email:271916126@qq.com
隨機讀管理故事:《買復印紙的困惑》
老板叫一員工去買復印紙。員工就去了,買了三張復印紙回來。老板大叫,三張復印紙,怎么夠,我至少要三摞。員工第二天就去買了三摞復印紙回來。老板一看,又叫,你怎么買了B5的,我要的是A4的。員工過了幾天,買了三摞A4的復印紙回來,老板罵道:怎么買了一個星期,才買好?員工回:你又沒有說什么時候要。一個買復印紙的小事,員工跑了三趟,老板氣了三次。老板會搖頭嘆道,員工執(zhí)行力太差了!員工心里會說,老板能力欠缺,連個任務都交待不清楚,只會支使下屬白忙活!
點評:
行事前一定要做講清結果,講清后果,溝通到位。
閱讀更多管理故事>>>
相關老師
熱門閱讀
企業(yè)觀察
推薦課程
課堂圖片
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